淄博柳泉户外

 找回密码
 敲门进行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9291|回复: 0
收起左侧

博山-隐藏在大山深处的古山寨大全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12-27 18:50:3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博山的山寨众多,其数难以计。今择其有名者、保存完整者或历史上有重大影响者,凡21处,作简要介绍。对于其中的每一处山寨,虽都多次前往考查,但终非专业勘测,有关数据不可能准确无误,如有谬误,请方家指正。

驼山寨



驼山寨位于源泉镇泉河村西驼山之上,海拔386米,是博山保存最为完好的山寨。

驼山因形似骆驼而得名,驼山寨的东西两寨正建于驼山的两个驼峰之上西寨地势较高,呈圆形,直径有五六十米。寨墙高3—5米,宽1.5米左右,墙内侧有错台,宽半米左右,人可以站在上面瞭望、防守。寨墙上垛口和瞭望孔保存基本完好。寨墙中部使用灰泥,上下干砌。有东西二门,东门已破坏,西门内侧破坏,外侧基本完好。寨内残存石屋二十余间。每间面阔3米多,进深2米多,山墙高3—5米,较博山其他山寨高大、宽敞。寨西侧有水窖一个,顶部用条石发券而成,与岳阳山上的水窖类似,很容易让人联想为水牢。寨东侧有安放石碑的凹槽一处和残存的碑帽,可见寨内原有石碑,可惜现在已不见踪迹。东寨依山势而建,西高东低,有三门,正门在东,宽两米,高2米多,顶部系发券而成,已破坏,门南墙内侧有掩体,人可藏身于内进行瞭望或防卫。西侧和南侧有两个便门,保存基本完好。寨墙较西寨窄,宽1米左右,内侧没有错台,且没有使用灰泥,顶部也没有垛口和瞭望孔。寨内房屋多依寨墙而建,以寨墙作为内墙,残存有十余间。无论是从规模和建筑质量,均无法与西寨相提并论。

南坪石城



南坪石城位于石马镇南沙井村南南坪山之上,海拔649米,是博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山寨。山寨原有东西南北四门,南北西三门现可见遗迹,无顶,东门无存。为出寨取水,寨东南留有窄小的便门。令人惊奇的是,山寨四门方位很正,显然是用罗盘测过。北门是正门,门洞宽约1.5米,进深约2米,残高约2米,两侧寨墙高3米有余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原有刻有“南天门”三字的石匾,现已无存。门洞内有弧形石墙一道。南门门洞宽约1.5米,进深约1.2米,残高约2米。西门门洞宽约2米,进深约2米,残高约2米。石城依山势而建,北高南低,规模宏大,内有石屋300余间,大多为北屋,建于寨东部和南部、北部居多,西部较少。北部石屋较高大。南部石屋矮小,有的为半地下式,有的房屋外有院墙。寨四周有围墙,上有垛口,内有错台,便于瞭望和防守。因北部山势陡峭,寨墙较矮且破坏严重,几无痕迹。西门以西30米处有南北向寨墙一段,西南100米处山垭口间有东西向寨墙一段,长度均在30米左右,为山寨的外围防线。寨东山谷中有山泉,泉眼上方有石拱券,成一水窖。水窖门上方有青砖拱券,上有石匾,刻有“仙海”两个正楷大字,落款为“同治二年”,是判断山寨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据。水窖内泉眼正上方有一小的青砖拱券,泉水从拱券内流入水窖。寨西南700余米处有小山头名老虎头,因远望似老虎头而得名。又名窟窿山。山石怪异,呈淡黄色。老虎头下是一天然洞穴,可容数十人,上有小口,北侧出口较大,远观似老虎口,传说因石马一大户人家为防止破其风水而筑墙堵住了老虎口。建国后曾作为羊圈。但据莱芜老姑峪村民回忆,石墙早就存在,应是与石城同时期的古避难处。

岳阳寨



岳阳寨,位于源泉镇北崮山村北,海拔811米。岳阳山主峰现已很难看到山寨的遗迹,为一组规模较大的庙群所取代。但自明初以来,农民起义军、土匪和邻近百姓却相继筑寨于此,或雄踞一方,或躲避战乱,在博山的山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据孙廷铨《颜山杂记》记载:“永乐十一年,蒲台人林三妻唐赛儿以妖术啸聚贼众董彦杲等六千余人,据谢石棚、岳阳寨出没作乱。”庙群南侧“峻极于天”楼阁前有立于同治五年石碑,其中有“捻匪迭起,众社皆有志而未逮,幸僧王督队前来消灭殆尽……”的记载,是捻军起义的历史鉴证。沿“峻极于天”楼阁以东石阶下行,可见一组发券式建筑,中有暗道相连,幽暗无比,极其隐蔽,应是当年山寨主人隐蔽之所。中有一间为蓄水池,与地上相通,上下均可取水,设计非常巧妙,有人说是水牢,并无可靠依据。庙群西门外30米处有寨墙遗迹,已很难辨认。再往西行一公里尚存几十米南北向寨墙遗迹,宽约一米,原有防门,现已坍塌,是同治年间防范捻军遗迹。其北有齐长城遗迹。

大寨



大寨,位于源泉镇麻峪村南,海拔768米。《续修博山县志》记载:“大寨,县东南七十五里,周十余里,峭壁悬崖,陈疃乡附近避乱处也。”大寨本为附近村民躲避战乱而建的山寨,后逐渐演变成村落,人口最多时100多人,1987年整体搬迁后废弃。大寨山顶雄阔,遍植槐树及各种杏树、桃树等各种果树,因相对于附近的小寨、黑虎寨等山寨面积较大而得名。大寨原有西、北、南三门,现仅存南门,系青石垒就,面阔约4米,进深约2.5米,残高约4米,原为二层楼阁式建筑,二层有庙宇,惜早已损毁。门洞系青石发券而成,上部呈半圆形,宽约2米,高约3米。在大寨西北、西南现各存几十米寨墙遗迹,寨东北山崖下残留寨墙不足十米。寨东北和西南有炮楼遗迹,国民党新编四师曾在此驻扎。寨东部和西部有废弃的村落遗迹。寨西北小路旁一剑尖状巨石上有一米臼,当为建寨初期遗物。寨南有三山剑,因三个山头挺拔俊秀、形似剑尖而得名。其下有深沟,名曰降沟,夏秋季节有水流,沟两侧灌木茂盛、风景秀丽,是秋季赏红叶的绝佳去处。

虎口寨



虎口寨,位于源泉镇南坡村东南,海拔590米。东、西、北三面皆悬崖。东、南方向有围墙两道,保存基本完好。寨门在东南方,已基本破坏殆尽,仅可见形状。过寨门向上攀登几米有一块平整岩壁,上刻“虎口寨”三个大字,字高约半米,近年来附近村民用黄漆描过,颇为醒目,为博山山寨中为数不多的摩崖石刻。“虎”字上方依稀可见“顺治六年”字样,但大字的“虎”明显盖住了小字的“年”的下半部分,由此可知“虎口寨”三字肯定刻于顺治六年之后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右上角原有“民国十六年”等字样,但近年来风雨侵蚀,已模糊不清。摩崖石刻下有米臼一个,右前方有柱窝一个。山顶有水池一个,两米多见方,深1米多。山寨南部有石屋十余间,坍塌严重。

雁门寨



雁门寨,位于池上镇雁门村东,海拔937米。雁门寨两峰之间有一“V”型坳口,传说每年秋天,南飞的雁群都要经过这个坳口,有些年老体弱的大雁便飞不过这个关口,永远的留在北方,故又称雁门关。雁门寨以地势险要出名,东西两侧山势如削。南侧最窄处仅一米多,原有一石板横跨于石缝之上,俗称“仙人桥”,现在由于石板坠落,这一景观已消失。寨南侧残留有寨门遗迹,已仅留半侧,高2米多。寨顶有抗战时期炮楼遗迹及石屋几间,已基本坍塌殆尽。在寨东南主峰下较平缓处有石屋几十间,石墙及门窗轮廓保存基本完整。雁门寨原有清同治五年碑刻一统,是记载捻军起义和刘德培起义的重要资料,数年前已移至文物部门保护。

油篓寨



油篓寨,位于池上镇石臼村西,海拔854.7米。油篓寨古名玉楼山,因山呈三层楼状而得名。又因形似油篓,故俗称油篓寨。《续修博山县志》载:“玉楼山,俗名油篓寨,东连十八盘岭,虎林乡人避乱于此。”油篓寨登山之路主要有三条,一条从石臼村北侧山脊,路较平缓;一条从北侧山沟,快至山顶时路为乱石所掩盖,有寨门遗存;另外一条从村西一条石缝中攀登,路途最近但有小段攀崖路段。油篓寨山顶平阔,呈东高西低的台状。在二层台的西南部有十余间石屋遗迹,为古代附近村民避乱所用,轮廓完整,屋顶全无。寨东、西、南三面皆悬崖,惟北侧山势较缓,有围墙数十米。

夹谷台



夹谷台,位于开发区石门景区石门村北,海拔708.5米。山形有台三层,传说为古齐鲁会盟之处。山势雄浑,山顶平阔,石门村、西北峪村、天门峪村、泽蒜峪村均有路可登顶。山东、西两端有寨墙遗迹,西寨门保存完好,门洞宽约1.5米,高约2米,寨墙宽约2米。石门村北二层台有清康熙年间“古夹谷”摩崖石刻,经历年来风雨侵蚀,已斑驳不清。山顶有石屋2座,为建国后所建。2007年,市政府在山顶立蒲松龄诗碑,四周有石栏杆。碑北侧20米处有龙王庙和白龙泉。近年来,西北峪村从村中修石板路至山腰,在二层、三层台之间修便道,并重建烽火台等遗迹。

鹿角寨



鹿角寨,位于源泉镇中皮村东北,海拔843米,因远观形似鹿角而得名。鹿角寨山势峻秀,登顶路仅有一条,在山正南。寨门已无存,仅留寨墙数段。进入山寨,山势呈明显台阶式。最低处有水池2个,西侧水池已为乱石掩盖。东侧水池深3米多,长宽2米多,呈瓦刀状。东侧水池以东山崖旁有米臼1个。因抗日战争期间在此发生过战争数次,因此战争遗迹较多。正前方山崖下有人工凿就圆形坑状遗迹2个,直径近1米,疑为掩体遗迹。因山前一览无余,无其他掩护处,若在坑上再垒砌石墙,可成为很好的掩体。山顶有山洞1个,深约3米,东西两山峰间有战壕遗迹。西侧山峰上有人工开凿的掩体,呈椭圆型,周围巨石高近1米。寨西南山崖下有山洞2条,短的有3米多深,长的深约10余米。

围子寨



围子寨,位于源泉镇中皮村圣张峪东。山势孑然兀立,峭壁如削。围子寨依山势自然分为山下两部分。下寨平整,远看更像是一个大的庭院。正门朝南,上半部为青石发券,呈半圆形。东西各有一个便门,西便门已塌陷。寨墙完整,高2米多,厚近1米左右,垛口和嘹望孔保存完好。寨内有正方形石屋一间,屋顶石板已塌陷。上寨须从下寨攀爬而上,有门两道,山顶仅有十余平方,四周有围墙,破坏比较严重。在下寨正门外东西两侧各有长10余米围墙,但仅有1米多高,估计原来在南面也有寨门,与上下两寨形成完整的三层防卫体系,但寨门现已不见踪迹。

黑虎寨



黑虎寨,位于源泉镇麻峪村东北,海拔859.2米。因远观形似卧虎,且山体呈黑色,故称黑虎寨。据《续修博山县志》记载,“黑虎山,四壁悬崖,池上镇人避乱所。”黑虎寨山体庞大,山势雄浑,是博山面积较大的山寨。寨北有寨墙两道,第一道寨墙上寨门的痕迹已不明显。第二道寨墙上有一宽约1米的寨门,寨墙残高1.5米。黑虎寨山势呈南北走向,中部被一坳口分为南北两寨。南寨有炮楼及石屋遗迹各1处,北寨有炮楼遗迹1处及石屋数间,已坍塌成乱石状。两处炮楼遗迹直径约5—6米。因民国时期国民党新编四师和土匪都曾在此短暂驻扎,且地处偏僻,人迹罕至,草木茂盛,因此关于黑虎寨藏宝的故事在民间时有流传。

邀兔南寨



南寨,在博山镇谢家店淄河大桥东南。因在邀兔村南而得名。从正南或东南方可窥其全貌,远观形似骆驼,有东西两个山峰,山顶石屋依稀可见。东峰略大,四面皆悬崖峭壁。西南悬崖下,有石屋三五间,依山势而建,高低错落有致,大者十余平方,小者几平方,是山寨的第一道防线,已坍塌殆尽。穿过寨下石屋,有人工凿就脚窝可攀爬而上。崖上小径西,依山势建有寨墙三道,层次分明,防卫严密。寨顶有石屋12间,依山脊东西走向而建,呈哑铃型分布,东西各6间,除房面外基本保存完好。中间狭窄,有米臼1个和柱窝2个。房屋宽大规整,最大的房屋面阔近6米,进深约3.5米,山墙高约4米。每一所房屋均独立建造,没有其它山寨中相邻石屋相共用一堵墙的情况。寨内有水池1个,长约4米,宽约2米,已为乱石填满。邀兔村有村民说水池石壁上原来有建于咸丰XX年的石刻,可惜现已难寻踪迹。水池北乱石间,有石磨盘1个。西峰面积不足东峰一半,残存有石墙一面,略呈弧形,高约2.5米,似以山崖为内墙的简易房屋遗迹。寨顶为平台。东西两峰间,有寨门及寨墙遗迹,破坏严重。东峰东北山崖上有楔型石孔2处,可能原来穿有绳索,便于人行走于东西两峰间。

寨东约200米处山崖间有一处山洞,外观有洞口2个,中有石柱支撑,似象鼻。洞不深,呈穹顶,内部宽敞,可容数十人。洞口外有围墙,上方有小径,遇警可逃逸。与南寨为同一时期建筑。山洞南侧薄坎内有石板围成水池1个。薄坎南有东西向围墙一段。

汉王寨



汉王寨,在博山镇王家庄村东南,海拔513米。因传说古代一农民起义领袖据此山起义自称“汉王”而得名。《续修博山县志》记载:“汉王寨,县东南五十里,峭拔特起,淄水环其左右,形势险要。清咸同间,青杨夏庄两社村人避难于此。”东、西、北侧山势陡峭,南侧较平缓。东南、西南、西北均有山路可登顶。汉王寨山顶面积很大,大体呈北高南低的地势,寨内石屋建于地势较低且向阳的南部,约有100余间,但破坏严重,多数仅存半米左右的墙基,有的则已成为乱石一堆。寨内石屋开间很大,大多长约4米,宽约3米,墙体厚约半米。但因山顶土层较厚,荆棘密布,且生长有柏树、刺槐、臭椿等乔木,石屋隐藏于其中,虽规模很大,但很难呈现南坪石城那样的气势。寨中部有石臼1个。寨南部有水池1个,长7米多,宽6米多,最深处3米多,是博山山寨中最大的水池。水池用厚约半米的青石砌成,最长的达2米多,水泥嵌缝,可见建国后重复利用过。寨西侧有古洞,内呈斜坡状,深不可测,传说撒上麦糠后三天三夜后能从泉河头流出。

孟良寨



孟良寨,位于开发区石门景区黄石坞村西,海拔622米。因传说宋朝名将孟良曾在此

驻扎而得名。附近还有孟良洞、孟良泉、孟良靴等名胜。周边山势秀丽,怪石林立,人称小黄山。孟良寨寨墙呈环形,分内外两道,宽约1.5米,高约2—4米不等。正门在西南,宽约1.5米,高约2米,上覆大石板而成,外有长约5米护墙。寨东南有便门,已坍塌。寨内平坦,石屋坍塌殆尽,仅剩乱石。寨东孟良洞山山势呈锥形,远观似笋、似螺丝,西南、西北各有寨墙一段、寨门一个,西北段长约50米,西南段长约20米,墙宽1米—1.5米不等,高2—3米不等,保存基本完好。两个寨门都是宽约1米,高约2米,顶部堆石板成券而成。西南侧寨门内呈八字型。

大顶寨



大顶寨,位于位于开发区石门景区岳峪村西、黄连峪村东北,海拔557米。因远观山顶呈平台状,且相对于附近的小顶寨较大而得名。一说原名“断金寨”,因谐音而得名。从岳峪村攀登,路途较远。而从黄连峪村攀登,则因地势本来就高则相对较易。大顶寨四周皆悬崖峭壁,西南山崖似经人工开凿,经两个小的平台,可攀爬顶。山顶西南部略高,岩石略微向北倾斜。北部土层较厚,有石堰挡土成梯田,植有槐树、杏树、棉槐等。寨西南有水池1个,呈瓦刀形,长约3.5米,宽约2.5米,深4米有余。山顶原有砖石建筑,在“文革”时期遭破坏,现已荡然无存,仅可见当年凿于山石上的用于安装木门的凹槽。

福山寨



福山寨,位于池上镇杨家庄村西,海拔611米。同治元年,著名的刘德培起义军曾驻扎于此,至今当地尚有“刘德培坐福山——万无一失”的歇后语。《续修博山县志》记载:“福山,鲁山支阜也。上建庙宇,有石寨、古松,林木丛杂。同治元年,淄川刘德培啸聚于此。”山寨呈长方形,南北长50余米,东西宽30余米。寨墙残高3—5米,宽约1.5米,部分坍塌。寨门朝南,保存基本完好,面阔约4米,进深约2.5米,残高约3.5米。门洞系青石发券而成,呈半圆型,宽2米,高近3米。福山寨寨门建筑规整,用料讲究,且使用灰泥垒砌,坚固无比。寨内原有寺庙,后改为烈士祠,现顶部已坍塌。寨内有民国二十一年重修福山庙群碑,从碑文中可知福山原有玉皇阁、王灵官、韦陀诸神庙,可惜现已只剩残砖碎瓦了。只有寨内的古槐和古柏各1株长势依然旺盛,似乎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曾经的历史。

盆泉大寨、小寨





石马镇盆泉村南有山寨2个,因大小有别,分别被称为大寨和小寨。

盆泉大寨海拔621米,山势东西走向,主峰四面皆悬崖峭壁,东西两端坡度稍缓,可攀爬而上。无寨门,惟东西两端山崖上各有石屋数间,兼具居住和防卫功能。中部有石屋一间及米臼1个。主峰西端有一石屋,面阔约10米,进深4米有余,无内墙,以石壁为后墙,如此宽大之石屋在博山的山寨中比较罕见。主峰西侧山腰朝阳处有面积很小的石屋两间,防卫作用明显。盆泉大寨的大量石屋建在主峰东部一地势相对平缓的山脊之上,现有房屋遗迹20余间,房屋宽大规整,面阔多在5—7米之间,进深约3—5米,石墙厚0.5—0.6米,山墙高2.5—3.5米不等。石料均为长方形石块,有几间石屋的门保存完好,门高约1.5米,宽约1米。寨东有弧形寨墙一道,宽约1米,残高0.5—3.5米不等,东南部寨墙有垛口。

盆泉小寨位于大寨西北,海拔555米,山为崮形,据《续修博山县志》记载,“独角山,俗名小寨子,周围峭壁,山顶平圆,昔人避捻匪乱筑屋于此,遗迹尚存。民国元年二月,土匪窜其上。”山势孑然兀立,只有从东南山崖上一条石缝间依靠人工凿就的石蹬方可攀爬而上,至山腰一平台,再攀爬一段高近5米的断崖方可至山巅。山顶平圆,有坍塌的石屋数间,人为破坏严重,大概是被好事者放了狼石。从残存墙基看,石屋开间不大,面积多在10平方左右。东南山崖边有米臼1个。

下小峰西寨



西寨,在池上镇下小峰村西北。山寨远观呈C型,南、北、西三面有寨墙,东面为悬崖。寨门在南,仅剩半边,残高2米。据下小峰村村民讲,西寨在民国时期驻扎过国民党新编四师,故建设得非常规整,寨墙厚约2米,内有错台,每隔十余米就有1哨所,位于寨墙以内。中部更是有长5米、宽3米的堡垒装建筑,位于寨墙以外,现已为乱石填充。西寨最高处有一处类似碉堡的圆形建筑遗迹,直径约5米,外面还有围墙两道,加上寨墙,共有3道防线,想为军官居所。寨南有一梯形水池,有使用灰泥垒砌痕迹,但较简陋。

西寨寨中有寨,在寨东侧山崖下有刘家薄坎,系清代村中刘姓族人为躲避捻军所建。寨门宽2米,厚约2.5米,高约5米,分上下两部分。下半部分外为宽1米、高2米的门框,两侧有石孔可放挡门横木,内为拱券式通道。上半部分为掩体,有瞭望孔,内侧已坍塌。进门北行10余米,有一薄坎,长10余米,深5米多,高2米多。薄坎外侧石壁上有朱砂书“大清咸丰辛酉初夏修”字样,右有一繁体“刘”字,比其他字大许多。其上方还有“XXX年重修 刘记”字样,字略小,已模糊不清,记得2010年左右时还看得清,依稀为“民国九年重修”。寨内山崖上有一0.7米见方的石龛,可能放置火烛等物品所用。

麻庄小寨



源泉镇麻庄村东有山名曰小寨,海拔715米。主峰远看略呈方形,山顶平坦,四周皆悬崖峭壁。寨门在正西,建在一段陡峭的山崖上,宽约1米,北侧寨墙残高5米,南侧寨墙残高2米,寨门上下及门内有人工开凿台阶十余蹬。门内有一虬状老荆树,依北侧寨墙横向而生,当有上百年树龄。寨门至山顶山路旁有柱窝2处,直径约15公分,深约10公分,可能为原先设栏杆所用。山顶呈两层台式,南高北低。西北侧寨墙长约20米,残高约5—6米,石料规整,气势宏伟,使用灰泥垒砌,坚固无比,远观更像是寺庙等建筑物的墙体。东北部有排列整齐的石屋遗迹数间,基本坍塌殆尽。寨南有一开凿于山石之下的窝棚状石屋1间。寨中部为一天然平台,凿有水池1个,长约2米,宽约1.5米,深约1米。小寨周围有张家寨、胡家寨、孟家寨等。位于其南约200米处的张家寨保存最好,建于一独立的山头之上。寨门朝东。寨内有石屋十余间,因石质不佳,加之风刮雨淋,很多石料已成碎石。张家寨北山坳两侧各有石屋1间,当为山寨的外围哨所。

三台山



三台山,位于源泉镇郑家村东,主峰海拔614米。山有东西两峰,远观呈鞍形,西峰略高。因主峰西侧自下而上有三个大平台而得名。三台山两峰矗立,山势险峻。阳坡稍缓,山腰有一拱券式寨门,俗称南天门,券高约1.5米,进深约2米,已坍塌过半。过寨门有盘山石板路,可达鞍型垭口,再至东西两峰。西峰山崖下除北侧外地势都相对平坦,周边有寨墙。南侧悬崖下为一薄坎,建有庙宇三间,庙内供奉无生老父、无生老母神像,庙东南平台上有米臼一个。西北山崖下一巨石旁有石屋两间,屋顶坍塌,为建国后所建。附近崖壁上有圆形柱窝三个,呈三角形分布,当为古代搭建房屋所用。东侧山崖下有山洞一条,洞口地势低于地面,深约10余米,洞壁有人工开凿痕迹,洞内供奉二郎山马师傅(马来昆)和赵师傅(赵名珍)像。经东北侧山崖可攀爬至西峰山顶,上有石屋遗迹,已仅剩基础,抗日战争时期有伪军曾在此驻扎。东峰山顶无建筑,西侧和南侧山坡上各有石屋一间,南侧山腰处有南北向寨墙一段。

皮峪板山崖



板山崖,在源泉镇皮峪四岔,因北侧山崖形似刀劈的门板而得名,与池上镇板山村西之山重名。板山崖山势挺拔秀丽,四面皆悬崖峭壁。山脊基本呈东西走向,因山势起伏,自然形成东西中三寨。三寨均有寨门。东寨寨门朝东,寨门外墙高达5米左右,内墙高1.5米左右,两道寨墙交错形成寨门,门洞长3.5米左右,内有拐角,自然形成内外两门。寨东南有石屋数间,开间不大,面积5—7平方之间。其中一间顶部为近几年塌陷,顶部系石板堆砌而成。东寨西部也有石屋几间,破坏严重。中寨门朝南,已无存,仅余上下寨墙两段,寨内无建筑,有宽2米石墙一道在东侧坳口间与东寨连接。西寨门朝东北,须经中寨门方可到山下,因此实际为内门,残高半米,外为寨墙,内为天然石壁。寨门附近石壁上有楔状和圆形石槽数个,可能为放置横木或木板所用。寨门内石壁上有阴刻文字痕迹,刻工粗糙且风化严重,经仔细辨认,大致可认出“抗战救国,民国二十X年”字样,其西侧石壁上也隐约有石刻文字,可惜已模糊不清。寨内有石屋数间,较东寨石屋宽大,大者达十几平方。据中皮村老人讲,民国时期,国民党新编四师和我党革命队伍都曾在此驻扎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敲门进行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柳泉户外 ( 鲁ICP备12010730号 )

鲁公网安备 37030202000412号

GMT+8, 2024-3-29 03:12 , Processed in 0.121818 second(s), 14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